• 搜索位置 标题 全文
  • 匹配度 模糊 精准
  • 排序 相关程度 发布日期
  • 索引号

  • 分 类:

    市政府文件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2022-10-08

  • 名 称:

    海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林市冰雪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2022-2025年)的通知

  • 文 号:

    海政发〔2022〕4号

  • 关键字:

  • 时效:

海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林市冰雪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2022-2025年)的通知
作者:  来源: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1日  浏览量:20591

各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

现将《海林市冰雪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海林市人民政府

2022108

 

 

 

海林市冰雪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2022-2025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依托海林冰雪资源和经济基础,承接《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牡丹江市冰雪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各项工作任务,助力海林市“文旅兴市”战略的有效实施,推进海林市冰雪资源有序开发和冰雪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抢抓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和后冬奥时期冰雪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整合优势冰雪资源,聚焦冰雪经济体系建设,发展壮大冰雪经济规模和质量,深化全方位交流合作,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做强做优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产业,大力推进“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建设,为海林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构建新优势、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

(二)行动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服务职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遵循市场规律,壮大市场主体,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市场化运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引导冰雪企业、冰雪项目集聚,打造冰雪经济集群。

——坚持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原则。深入挖掘我市冰雪资源比较优势,突出冰雪产品供给。深化机制改革创新,推进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创新融合,推进冰雪经济、创意设计、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延伸冰雪产业链,健全冰雪经济体系,为冰雪经济发展赋能,全面提升冰雪经济价值转化能力。

——坚持兼收并蓄,四季兼顾原则。积极借鉴吸收国内外冰雪发达国家和地区成熟发展经验,整合全市冰雪资源,强化顶层设计和科学布局,兼顾四季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以冰雪为重点,适宜四季发展的冰雪运动示范区、冰雪文化承载区、冰雪产业集聚区、冰雪旅游度假地。

——坚持内引外联,招大引强原则。着力引进国内外冰雪经济发展战略投资,强化与域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创意团队、专业机构开展广泛合作,为冰雪经济发展提供“硬核支撑”。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推进与亚布力、长白山等周边知名景区合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推动冰雪经济标准化建设,提高优质冰雪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5年,建设1-2个滑雪旅游度假地,培育1-2个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市场号召力的冰雪企业和知名品牌IP,破解体制机制顽疾,做大冰雪装备制造,做精“冰雪旅游+”产业,冰雪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冰雪经济规模居牡丹江市前列。

具体目标:打造“一城三区”。

一城(林海雪原冰雪旅游集散地——海林城区)。作为牡丹江“后花园”和副中心城市,主动承接牡丹江市时尚冰雪旅游城功能,突出冰雪教育、冰雪研学、冰雪体育运动能力和冰雪旅游集散能力,大力开发城区及周边区域的冰雪旅游资源,提升冰雪旅游功能配套。整合海林民俗风情、冰雪艺术和城市文化等特色,加快冰雪旅游环境建设,强化市民兴趣培育和冰雪后备人才的培养,打响“林海雪原”品牌,不断提升冰雪文化旅游消费能力和水平,持续强化冰雪旅游集散地位,发挥城市综合旅游服务功能,努力将海林市区打造成为冰雪休闲度假与冰雪创意文化、冰雪旅游集散于一体的知名冰雪游乐目的地和冰雪消费城市。

三区(中国雪乡“雪域王国”聚集区、横道林海雪原全省冰雪旅游旗舰景区、印象莲花(文化)冰雪体验区)。中国雪乡“雪域王国”聚集区:推动雪乡景区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进行提档升级建设,做足滑雪、戏雪、赏雪的高端度假体验,以度假标准升级餐饮住宿体系,开发雪地温泉等高端度假产品,升级滑雪场,打造高品质滑雪运动,打造东北特色的冰雪童话世界,构筑世界知名的高端冰雪度假IP。面向大众休闲市场做足戏雪、赏雪、休闲冰雪旅游产品。丰富亲子冰雪互动项目,打造雪乡必玩的亲子冰雪乐园。开发冰雪研学产品,打造冰雪研学基地。结合冰雪资源,开发青少年国防教育产品。横道林海雪原全省冰雪旅游旗舰景区:启动建设林海雪原冰雪旅游度假区,新上冰雪游乐项目,建设文创影视观光产业园区,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改造和提升威虎山滑雪场,增加冰雪游乐项目,完善住宿、餐饮等接待设施;改造和提升东北虎林园、威虎山影视城、横道河子冰雪风情小镇、七里地生态村;盘活威虎山主峰景区,丰富冰雪体验项目。印象莲花(文化)冰雪体验区:以莲花湖区域为核心,主打“印象莲花”品牌,挖掘莲花湖周边区域红色文化和林区生产生活文化资源,推进莲花湖、荒沟抽水蓄能电站等冰上运动及渔猎文化的储备与开发,做大做强品牌,提升莲花湖、雪村等区域核心景点的知名度和配套能力,将该区域打造成为冬季冰雪文化体验功能区。

二、实施路径

(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冰雪经济发展基础。加大在旅游公路、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基础配套能力;强化星级酒店、家庭旅馆的管理;建设发展社区型、集群式、多功能的基础配套区。在重点冰雪景区及冰雪消费集聚区周边,有条件推行“东北人家”家庭旅馆,全面提升冰雪经济发展基础设施能力和水平。

(二)开展冰雪消费活动,营造冰雪经济发展氛围。发挥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带动效应,在市区公共空间规划建设出一定数量的免费冰雪运动场地和设施,结合牡丹江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号召全体市民参加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消费。举办国家、省、市级中小学生、成年人不同层次的冰雪运动赛事、冬令营、训练营等活动,拓展冰雪消费形式和路径。实现全市中小学校园冬季室外冰场建设全覆盖,普及中小学生冰上运动。加大林海雪原冰雪文化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力度,吸引更多游客到海林市参与冰雪文化旅游活动和冰雪运动,营造公众参与冰雪运动和冰雪消费的浓厚氛围。

(三)加快冰雪项目建设,壮大冰雪经济发展主体。推进“一城三区”产业空间布局建设以及重点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和落地实施。强化产品供给和业态创意设计,为全市冰雪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市场承载主体。突出林海雪原冰雪旅游文化特色,通过市场化运作,打造多元参与的冰雪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强化冰雪旅游与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医疗、养生、商贸、林业等产业的联动发展。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我市冰雪项目和产品的开发和建设。在冰雪资源丰富的区域以及城区、横道、雪乡、雪村、莲花湖等地开展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冰雪演艺、冰雪乡村等产业项目开发,完善冰雪旅游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冰雪服务和接待能力,增强我市冰雪经济核心竞争能力。

(四)强化冰雪品牌建设,提高冰雪经济发展质量。挖掘冰雪文化底蕴和民族民俗特色,着力对林海雪原、中国雪乡、威虎山、莲花湖等公众参与度和认知度高的冰雪旅游品牌提升创意设计水平,着力开发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冬季饮食、冬季服饰、冬季户外用品、冰雪装备品牌,丰富冰雪经济品牌内容和内涵,融合冰雪、创意、数字发展,用创意和数字为冰雪经济发展赋能添动力。

(五)广泛开展合作交流,拓展冰雪经济发展渠道。深化与域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创意团队、专业机构开展广泛合作,为冰雪经济发展提供“硬核支撑”。通过引进和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涵盖经济发展各环节的人才队伍,厚植发展内生动力,强化与省内外在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教育、冰雪商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制造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招引战略投资伙伴,拓展冰雪经济发展渠道。

(六)优化精品旅游线路,提升冰雪经济发展内涵。实施冰雪旅游“白金线路”策略,建设“哈亚牡冰雪文化旅游之路”,打造北国风光冰雪文化旅游产业精品线路和冰雪文化旅游之冠。融入牡丹江市域内“一横(牡丹江—横道河子—亚布力—哈尔滨)、三纵(牡丹江—镜泊湖—雪乡—亚布力—哈尔滨;牡丹江—三道关—横道河子—哈尔滨;牡丹江—莲花湖—雪村—雾凇谷—哈尔滨)”冰雪文化旅游网络,形成域内外联通的冰雪旅游精品线路,确立海林市冰雪经济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地位。

三、重点任务

(一)冰雪体育产业

1. 积极发展冰雪体育赛事经济。一是开展品牌赛事活动。申请承办高水平冰雪体育赛事和体育交流活动,扩大冰雪体育交流,举办冰上马拉松、雪地足球、雪地汽车拉力赛、中国极限野雪挑战赛等表演竞技活动与锦标赛,逐步提高海林市冰雪体育竞赛产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二是开展商业赛事活动。支持商业化、市场化的职业冰雪体育赛事活动和冰雪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发展体育经济机构,鼓励职业俱乐部组织专业或业余冰雪运动比赛、宣传、运动员展示、交流等活动。支持重点赛事与旅游、演艺、会议调研等内容相结合,实现商业赛事活动产品化,赛事长期化、赛事时间固定化、赛事举办地永久化,为冰雪经济发展注入新理念、新机制。三是实施人才战略。支持社会力量组建知名退役运动员领衔的面向社会的冠军俱乐部,开展高水平训练、推广活动,组织国际水平系列冰雪商业表演。

2. 深化拓展冰雪体育休闲运动。一是扩大冰雪消费人群。围绕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策划推出适合各类群体需求的大众化冰雪休闲娱乐产品。以冰雪健身运动与休闲为主题,组织开展冬泳、冬钓、冰上龙舟赛、雪地自行车、冬季铁人三项赛、真人冰壶、冰爬犁、冰雕DIY、冰地碰碰车、冰滑梯等“赏冰乐雪”系列冰雪休闲娱乐活动。二是推进冬季市民体育运动。支持有条件的镇、村,依托有利的自然条件,建设各类室内外冰雪体育场所和群众性冰雪体育场地,降低大众冰雪活动消费门槛,推动城市社区“30分钟冰雪体育健身圈”基本实现全覆盖。鼓励冰雪联动,在雪场区域设立冰场,丰富冰雪产品供给。

专栏1:全民上冰雪行动

  1. 推进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鼓励滑雪场向学龄前儿童免费开放,向青少年提供优惠卡票,借助教育双减政策,实现上冰上雪双增目标
  2. 广泛争取政策支持,有场地条件的中小学都要建设室外冰场
  3. 鼓励社会力量为学生上冰提供资金、装备、防护用品和人力等支持

4. 打造冰天雪地研学冬令营。建设中国雪乡、林海雪原、横道河子冬令营基地

5. 引导全社会上冰雪。利用工会会费补贴会员、政府发放定向消费券等形式鼓励社会参与体验冰雪运动,推进冰雪俱乐部规范发展

6. 提供差异化消费体验。加入全省冰雪联盟,实现抱团发展,利用黑龙江省南北温差较大,雪期长的特点,推行一卡通滑,提升冰雪体验品质

3. 支持打造冰雪体育运动名城。一是打造海林冰雪体育运动核心区。建设海林冰雪运动中心、改扩建现有场馆、新建速度滑冰馆和儿童滑雪场馆、亲子训练场馆,普及冰雪教育项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进战略投资,新建符合竞赛标准的冰上项目赛事综合体和雪上项目赛事综合体,努力提升中心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打造横道河子中俄体育文化交流基地。深化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与交流,聘请俄罗斯或相关国家冰雪表演艺术家和冰雪运动教练,强化冰雪运动高端人才培育。与国内外知名运动俱乐部或学校建立联系,举办高水平冰雪运动竞技交流,为我市优秀冰雪运动青少年或体校学生提供发展路径和提升“出口”。三是打造冰雪温泉养生品牌。充分利用海林、七里地村等地的温泉资源,加快建设“冰雪+温泉+医养”和“冰雪+健身+美容”等特色项目和高端私人定制服务项目,引入先进康养理念和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冰雪温泉养生目的地。

(二)冰雪文化产业

1. 打造夜间冰雪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将冰雪文化与地域文化、林俗文化、红色文化有机结合,以雪乡雪韵大街和横道中俄文化艺术街区为龙头,打造以冰雪景观VR秀、冰雪趣味活动、冰雪实景演出、花车巡游、冰雪音乐会、立体灯光秀等为主要内容的“白+黑”差异化、互补性冰雪休闲娱乐项目。提炼冰雪文化元素,设计开发丰富多样的服装服饰、工艺美术和珠宝首饰等冰雪文创产品。

2. 创新冰雪文化产品供给。充分挖掘林海雪原文化内涵,开发具有地域特点和民俗特色的冰雪文化产品。推动冰雪文化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融合发展,完善和提升大众冰雪文化休闲娱乐产品。发展特色冰雪文化,重点培育雪乡、横道河子、莲花湖、威虎山雪村等冰雪文化体验区。

3. 开展冰雪文化节庆活动。支持重点冰雪旅游度假区打造特色驻场演出,积极申遗二十四节气“大雪节”,“山野菜采摘习俗”落户雪乡景区。根据地域特点举办冰雪节、冬捕节、全民冰雪趣味运动会和冬泳赛等系列文体休闲娱乐类活动,鼓励发展冰雪小镇、冰雪打卡地和街头演艺等时尚文化活动。支持开展冰雪摄影、冰雪绘画、冰雪文学创作等展现冰雪风貌、传播冰雪文化的系列活动。

4. 营造冰雪意象氛围。借鉴国内外冰雪经济发展经验,加强和提升冰雪城镇规划水平,强化地域文化形象特征植入,通过富有生活气息的街巷系统、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风貌、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无处不在的文化体验内容,以及温馨安宁的人居环境,彰显海林独特的生活品味,为冰雪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底色。

(三)冰雪装备产业

1. 打造冰雪装备与冰雪产品体系。引进战略投资者着力打造雪场设施装备、冰雪运动器材、维护保养装备、竞赛装备器材、竞技竞赛服装等类型的冰雪产品。

2. 积极引入高端冰雪装备制造项目。重点对接国内外冰雪装备生产企业或代工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建设冰雪装备生产项目和销售门店。

3. 做强做大冰雪装备生产企业。强化引导扶持,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对接力度,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冰雪装备研究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不断提升冰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经济效益。

(四)冰雪旅游产业

1. 打造环城高端冰雪旅游圈。坚持“一城三区”的总体定位,强化海林中心城区的集合与服务功能;打造若干旗舰景区,中国雪乡争取晋升5A级景区和国家级冰雪旅游度假区,开展横道河子片区(林海雪原风景区)晋级达标,线性打造莲花湖冰雪与红色文化体验区。聚力打造冰雪旅游产业集群、冰雪文化集聚区、冰雪休闲运动基地、冰雪研学基地、冰雪经济实训基地,促进全市冰雪旅游产业互补共赢。

2. 丰富高品质冰雪旅游产品。推动国有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置,引进专业团队和先进经营管理模式,推进景区市场化、资本化、品牌化运作,重点打造冰雪户外运动、冰雪旗舰景点、冰雪节庆三大冰雪旅游产品体系。

专栏2:冰雪旅游产品体系

1. 冰雪户外运动。冰雪动漫嘉年华、冰雪欢乐谷、冰雪雕大赛等大型主题活动;溜冰、冰上漂移、骑马、狗拉雪橇、冰雪森林徒步穿越等冰雪运动休闲产品;越野滑雪、单板滑雪、雪鞋漫步、雪地自行车、雪地摩托、雪地轮胎等雪上体验产品

2. 冰雪旗舰景点。打造冰屋酒店、雪雕酒店、冰帐营地等一批网红住宿新地标;拓展冰酒吧、冰雪游乐场、冰雪主题餐厅等特色项目;以冰上杂技、冰上舞蹈为核心,拓展冰上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表演赛和冰上综合文艺表演;冰雪资源联动温泉资源,引进芬兰雪地桑拿,打造高端精品冰雪温泉度假产品

3. 冰雪节庆。莲花湖冬捕节、莲花湖冰上马拉松、林海雪原冰雪旅游文化节、威虎山冰雪文化节

3. 培育个性化精品冰雪旅游线路。培育适合长三角、珠三角冰雪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的个性化精品冰雪旅游线路。进一步融入京津冀、东北地区冰雪旅游一体化发展。积极开拓中俄日韩蒙冰上丝绸之路国际跨境冰雪旅游线路,最大限度地与国际冰雪休闲产业群落和主要旅游线路拓线结网。

专栏3:精品冰雪旅游线路

1. 融合对接中国一号冰雪旅游线路。建设雪乡联通镜泊湖及沿线周边地区的旅游公路,整合牡丹江(中国雪乡)、镜泊湖等冰雪资源,推进牡丹江(中国雪乡)镜泊湖雪乡亚布力哈尔滨的中国一号冰雪旅游线路建设

2. 融合对接中国北方冰雪精品旅游线路。牡丹江(中国雪乡)哈尔滨长春、牡丹江吉林沈阳张家口北京

3. 开发建设冰上丝绸之路旅游线。哈尔滨牡丹江(中国雪乡)佳木斯抚远哈巴罗夫斯克

4. 特色冰雪文化(中东铁路文化、红色文化、口岸文化、生态农业和生态康养)体验旅游线路。横道河子-牡丹江-穆棱-绥芬河-东宁

5. 冰雪观光体验旅游线路。哈尔滨-亚布力-中国雪乡(横道河子)-牡丹江(镜泊湖)-长白山

6. 冰雪生态休闲与温泉疗养旅游线路。(1)哈尔滨-横道河子-牡丹江-镜泊南湖-长白山;(2)哈尔滨-横道河子-牡丹江-穆棱-绥芬河-东宁

7. 原生态冰雪观光休闲体验旅游线路。牡丹江-威虎山雪村-莲花新镇雾凇谷

4. 完善冰雪旅游度假体系。打造中国雪乡东北民宿体验区、横道河子冰雪休闲与温泉疗养度假区、七里地村冰雪生态度假区、莲花湖冰上飘移体验区、柴河原生态冰雪文化观光体验区,突出发展休闲度假和观赏、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冰雪体验空间,打通配套产业链,形成四季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冰雪旅游度假基地。推动雪乡、雪村、雪镇建设工作,丰富冰雪旅游和消费产品的供给,开展滑雪橇、打爬犁、看冰灯、抽陀螺、雪地拔河、雪地足球等民间民俗冰雪娱乐活动。

5. 加强冰雪旅游形象宣传营销。持续叫响“镜泊胜景·林海雪原”“放眼北国风光·尽在林海雪原”等资源、形象和主体消费品牌,培育壮大冰雪旅游支撑性品牌。利用会展节庆、体育赛事、对外交流、文化旅游、教育科技等平台渠道,开展冰雪旅游品牌创建、精品节庆宣传和旅游市场营销。深化与主流媒体合作,充分发挥其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凝聚人心的作用,强化对我省冰雪旅游品牌形象认知。加强与优势新媒体平台合作,利用搜索引擎、官方微信微博、网络社区、旅游OTA、旅游APP等互联网媒体以及短视频媒体平台,构建全媒体营销新格局。

6. 构建冰雪旅游消费服务体系。旅游餐饮业。做优海林猴头菇、横道河子特色饮食等地理标志产品,推出猴头菇宴、东北八大炖、粘豆包、煎饼、筋饼、干豆腐以及山货、冻货等冬季特色餐饮和产品,推出雪乡景区特色山野菜、海浪河冰河鲤鱼铁锅炖等产品。开发“林海雪原冬季美食一日游”、“东北农家乐美食游”、“龙江特色美食行”等冰雪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住宿业。在城区老旧工业区建设雪屋酒店,在横道河子镇建设温泉度假酒店,在雪乡建设东北民居或民宿综合体,在横道滑雪场和七里地生态冰雪旅游区建设以林俗体验为主的休闲度假酒店和家庭旅馆,形成布局合理、质量优化的特色冬季住宿接待体系。旅游交通业。重点建设森林小火车项目,配合做好牡敦铁路和雪乡柳河林场-镜泊湖小北湖林场的“林防一级路”项目建设,升级改造大海林林业局局发河-青云山-亚雪公路项目,畅通旅游交通“小循环”,融入黑龙江旅游交通“大循环”。旅游购物业。依托冰雪资源、林业资源、俄罗斯特色商品,构建以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主的旅游产品体系,重点推出冻食产品、山野干货商品、林俗工艺品、文创产品和俄罗斯商品等。建设旅游消费集聚区。演艺娱乐业。在《智取威虎山》和《红灯记》等基础上,开发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和演艺活动,借助森林景观、冰雪景观等优势资源,设计《林海雪原》和《红灯记》等室外实景演出,以及野地滑雪极限运动表演等。推动雪乡景区“一场雪一万年”冰雪实景演出项目,沉浸式感受冰雪魅丽文化。同时,依托城市各影视剧院、景区场馆、特色民俗村等,开展东北二人转、大秧歌等特色演艺表演。旅游服务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专业旅行社进行主题营销与服务。针对东北地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市场重点推介冰雪特色旅游产品,重点推出4大冰雪旅游产品:中国雪乡人文民俗-极致雪景主题线路;威虎山雪村自然冰雪-最美村落主题线路;横道河子畅游冰雪-速度激情主题线路;渤海国、宁古塔和林海雪原冰雪-“文化苦旅”特色冰雪文化体验线路。

四、支撑体系

(一)冰雪教育培训行动

以专业教练、退役运动员为主体,通过“送体育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场馆”,扩大社会培训面,培养青少年后备力量、拔尖人才和成人发烧友。广泛开展冰雪教育培训交流合作,加快冰雪经济人才梯队建设,加快冰雪运动技能的培养和传播,服务海林经济和冰雪产业发展。

1. 建立冰雪运动培训基地。联合冰雪专业队、体育院校、大专院校体育系、研究机构和冰雪企业等优势资源,建立冰雪运动培训基地、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鼓励引进俄罗斯或国内知名品牌培训机构落户海林,支持有条件的滑雪场开展中小学生免费滑雪培训。

2. 提升教育培训师资水平。把冰雪运动培训师队伍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强化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将冰雪运动培训纳入全市体育培训规划。建立冰雪体育教学高级人才智库、中青年技术人才库,遴选优秀人才进行针对性重点培养。举办冰雪运动类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大赛,搭建教学交流平台,提高各学校开展冰雪体育及教师业务能力的整体水平。

3. 强化冰雪装备使用和冰雪运动安全培训教育。强化专业检查和日常巡查,强化设备使用安全、运动防护安全和应急救援技能教育,降低冰雪运动安全事故发生率,把“高危性运动”项目,变成“高档时尚”的健身体验和生活感受,提高冰雪运动对社会大众的吸引力。

专栏4:冰雪人才赋能行动计划

1. 实施青少年冰雪人才培育计划。着力培养青少年冰雪体育运动兴趣和专项技能活动,实现全市中小学全部开设冰雪运动相关体育课程。聚焦教会、勤练、常赛,不断推动冰雪运动技能普及提高,培养冰雪运动与消费基础人群

2. 打造冰雪运动培训基地。市体育局牵头,依托牡丹江冰雪运动管理中心,聚力打造海林冰上、雪上培训基地

(二)交通体系提升行动

1. 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推进雪乡柳河林场至镜泊湖小北湖“林防一级路”和横道至新安镇旅游公路建设,畅通省际交通和域内旅游交通干线拓线联网。升级海林横道服务区,完善综合服务区加油站充电桩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高等级旅游公路。加强临时停车点、观景平台、休息服务区、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等服务体系建设。开通中东铁路、林海雪原主题观光列车。

2. 提升交通设施功能。推进通往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和连通主要景区、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的公路建设,加快构建“快进慢游”综合交通旅游网络。推动景区索道、栈道、游步道建设,将观景平台、旅游导引标识系统等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充分体现区域资源特征及旅游特色,实现旅游交通标志规范、清晰明确、快速识别。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休息、补给、餐饮、购物、信息等复合功能型服务区转型升级,建成一批特色主题服务区。

(三)生态环保管控行动

进一步强化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将旅游发展与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协作,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营造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依法行政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努力提高居民的政策法规意识,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法制环境。

1. 加强冰雪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发展”原则,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和生态红线管控要求,优化滑雪场、冰雪场馆、综合服务区、冰雪度假小镇服务配套设施等整体布局。增强环境保护和生态美学意识,减少“都市化”建筑风貌和路网设计,凸显生态文化。

2. 强化冰雪旅游区生态建设与修复指引。注重生态景观营造,尽量保持自然、森林野趣景观。强化冰雪场地夏季生态修复,减少裸露土壤、岩石。采取异地植被恢复、耕地占一补一、林地占一退N等方式,降低滑雪场建设对周边植被造成的不利影响。修建设定必要的缓冲区域,避免或降低冰雪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干扰,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措施,重点推进雪乡景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建设、供暖系统升级,减少冰雪景区生态环境影响。

3. 完善冰雪旅游区运营环保措施指引。推广绿色采购,建立冰雪景区优选产品的信息档案库,鼓励选用可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和使用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科学指导滑雪场人工造雪,提高造雪效率,根据温湿度、风速及风向等气象信息,控制造雪系统,防止不必要的水资源和能源消耗。促进车辆和装备设备清洗过程的节水,减少有毒有害化学产品使用。推行绿色餐饮住宿服务,减少餐厨废物并促进循环再用,减少客房、洗衣房、娱乐设施运营中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促进酒店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五、保障机制

将《海林市冰雪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纳入“四个体系”。同时,完善工作机制,为我市冰雪经济高质量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一)推进“四个体系”建设

1. 领导责任体系。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市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海林市发展冰雪经济推进落实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冰雪经济发展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2. 工作推进体系。坚持“挂图作战”,制定《海林市冰雪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分解表》,明确时间节点、进度目标、主要措施,并定期对推进落实情况进行督办调度。成立冰雪教育推进专班、冰雪运动场馆建设与冰雪运动推进专班、冰雪装备产业推进专班、冰雪旅游产业推进专班,实行专项负责、专职推进。

3. 考核评价体系。制定考核评价办法,采取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推进落实情况进行考核通报,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优罚劣、提职晋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4. 监督问责体系。将监督问责贯穿工作落实全过程,按照工作职责、时间节点,对标对表,及时跟踪督办。灵活运用通报批评、约谈、问责等方式,督促责任主体积极履职尽责,确保工作质量和进度,推动各项工作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落细落实落地。

(二)完善“四个机制”保障

1. 财税金融扶持机制。遵循政策性导向和市场化运作原则,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出资设立冰雪经济发展投资基金。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相关小微企业的融资增信力度。健全促进冰雪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相关部门在扶持产业发展和分配有关资金时加大冰雪经济发展项目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将冰雪服务、用品制造等关键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对符合条件的冰雪企业落实好财税金融优惠支持政策。

2. 标准体系推进机制。鼓励冰雪产业企业、社会团体、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冰雪标准化有关活动,发挥我市冰雪资源优势,在冰雪标准体系建设、冰雪标准化管理方面做出更多有益的探讨。积极培育冰雪产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3. 产业增强促进机制。鼓励辟建冰雪产业专业园、冰雪运动体验集合区或冰雪文化观赏与消费体验区,促进冰雪装备、冰雪运动和文旅消费产业集聚发展。加强“产学研”联合和政策扶持,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产品,带动冰雪经济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4. 营商环境优化机制。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统筹推进、非前置事项容缺审批、“先期在孵化器培育,后期再定向移植栽培”的项目培育机制,加快冰雪装备研制、定型和推广进程。全面落实人才激励扶持政策,对冰雪经济相关的各类创新型人才要给予重点支持,为各类人才营造安心立业、舒心生活的发展环境。

 

附件:海林市冰雪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责任分工

政策解读